推广 热搜:

上海科研团队最新发现:胃中细菌演变透露祖先饮食习惯

   2024-10-17 新民晚报1020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昨天(16日)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丹尼尔·法鲁什研究组

北京时间昨天(16日)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丹尼尔·法鲁什研究组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首次报道了存在于土著人群和食肉动物中的古老幽门螺杆菌生态种。该生态种与土著群体相关,并在西伯利亚、加拿大、美国和智利的人群中被发现。

研究团队利用来自全球近7000个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的数据集,来研究该细菌的传播情况。这项研究将幽门螺杆菌的生态种定义为两类,一类是普遍流行的“Ubiquitous”,另一类是“Hardy”。尽管这些生态种的基因组在大多数情况下源自相似的共同祖先,但在“Hardy”型的基因组中,约有100个基因展示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差异。

在这些基因组区域内,不同生态种展现了独立的基因库演化模式,从而体现出各自独特的进化历程。这种变种起源于数十万年前,随着人类迁徙在全球传播。研究团队提出,这一生态物种专门适应于生活在以肉类或鱼类为主食的人(肉食者)的胃中;因此,今天我们胃中细菌的遗传变异可能揭示了祖先饮食习惯的信息。


研究进一步揭示,在大型猫科动物中发现的猎豹螺杆菌以及新发现的与灵长类动物相关的谱系均归属于“Hardy”生态种,这表明幽门螺杆菌可能经历了从人类宿主向动物宿主的跨物种跃迁。在“Hardy”生态种中,大多数菌株编码了额外的依赖铁的尿素酶,这一点与来源于食肉动物宿主的幽门螺杆菌一致。此外,这些菌株还具有编码空泡毒素的串联重复,进一步支持了它们在进化上的相似性和适应性。

研究人员还推断:古老幽门螺杆菌在走出非洲之前就分裂为两个高度不同的生态种,并且随着人类的迁移在全球传播,但是“Hardy”生态种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经灭绝——这一分析将幽门螺杆菌与人类的关联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

记者获悉,论文的通讯作者丹尼尔·法鲁什研究员今年9月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他2019年来到上海,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近年来组建了20余人的国际化科研团队,在科研队伍建设、人才教育培养以及科学传播等方面颇有建树,成为来华外国科学家中的佼佼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2021009494号-2  |  6546546546546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