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脂异常及预防的重要意义
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升高,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由于脂质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为首位死亡原因。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
纠正血脂异常的目的在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有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为重要,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血脂四项的检查结果解读:看看你的血脂高不高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主要检测项目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
总胆固醇(TC)
是指血液中各类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总胆固醇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期后总胆固醇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也可造成总胆固醇升高。另外,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胆固醇合适水平为<5.2mmol/L,边缘水平≥5.2mmol/L且<6.2mmol/L,如果≥6.2mmol/L,表明升高了。
甘油三酯(TG)
临床上所测定的甘油三酯是血浆中各类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甘油三酯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总胆固醇不同,同一个体的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一日多次测定时,甘油三酯值可能有较大差异。
甘油三酯合适水平为<1.7mmol/L,边缘水平≥1.7mmol/L且<2.3mmol/L,如果≥2.3mmol/L,表明升高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相平行,但总胆固醇水平也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取代总胆固醇,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
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中起着核心作用,推荐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首要干预靶点。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理想水平为<2.6mmol/L,合适水平为<3.4mmol/L,边缘水平≥3.4mmol/L且<4.1mmol/L,如果≥4.1mmol/L,表明升高了。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基础研究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适水平为>1mmol/L,如果<1 mmol/L,表明降低,如果≥1.6mmol/L,表明升高了。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让你知道自己属于哪类人群
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①吸烟、②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 mmol/L。
低危人群:LDL-C目标值应控制在<3.4mmol/L
中危人群:LDL-C目标值应控制在<3.4mmol/L
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应控制在<2.6mmol/L
极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应控制在<1.8mmol/L
血脂异常的筛查:多长时间检测一次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有效实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